首页 > 新闻管理 > 行业新闻

民间借贷债务人无力尝还债务怎么办?还要不要起诉?

发布时间:2017-10-11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若是对方不还钱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可是如果债务人无偿还能力怎么办呢?还要不要起诉呢,会不会赢了官司输了钱?接下来法宝在线的民间借贷律师将对此问题作出相关的知识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若是对方不还钱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可是如果债务人无偿还能力怎么办呢?还要不要起诉呢,会不会赢了官司输了钱?接下来法宝在线的民间借贷律师将对此问题作出相关的知识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民间借贷债务人无力尝还债务怎么办?还要不要起诉?
《民通法则》第108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 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 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 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

如属于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 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如果是永久无力偿还的话, 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 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起诉后,法院受理庭审理,如果双方同意还可以协商调解处理,如意见分歧无法统一, 法院会判决由债务人清偿所欠债务。

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 债务人如不自觉履行判决书所确定的还款义务, 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执行过程中会根据你的请求扣划债务人的工资用于抵付欠款, 但不会全额扣划, 法院会保留被执行人即债务人的必要生活费用, 至于多少法院会根据当地的生活消费水平及被执行人的家庭情况而定。如果发现被执行人还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法院也会采取强制措施。

债务人欠债无力偿还, 可以暂时让他写个还款计划书,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超过诉讼时效起诉,法院不会支持你的还款请求,除非他自愿偿还。不过最好也起诉到法院,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他的车子房子等固定资产。

上一条: 没有了

相关内容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不履行合同义务需要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不履行合同义务需要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2019-10-11
不履行合同义务需要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11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第11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2019-09-24
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债务人要求提前交货,债权人一定要同意吗?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债务人要求提前交货,债权人一定要同意吗?
2019-09-23
不一定。《合同法》第71条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没法履行债务,债务人应该怎么办?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没法履行债务,债务人应该怎么办?
2019-09-20
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没法履行债务,债务人应该怎么办? 《合同法》第70条规定,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第103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齐富路17号华富商务大厦808室

联系电话:18023453779

Mail/邮箱:786327601@qq.com

Copyright ©  广东戴鹏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83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