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管理 > 行业新闻

合同的形式

发布时间:2019-09-03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 3、行为形式: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合同,但从双方的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

合同的形式(别穿皇帝的新装,先小人后君子)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

3、行为形式: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合同,但从双方的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

坐出租车,运输和合同;使用电话,电信服务合同;到餐厅吃饭,饮食服务合同,等等。

我们去餐厅或者酒楼吃饭,没有书面合同,但消费者消费后具有支付服务费的义务,同时餐厅及酒店具有安全保障的义务。如就餐过程中去洗手间,路面滑致消费者摔倒造成身体伤害的,应赔偿;已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也有规定。

建议大家尽量采取书面合同形式,主要原因是诉讼证据风险。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经济交往没有合同书,比如买卖货物,销售货物一方将货物送到购买方,对方出具收货单,收货单又只有对方仓库人员的签字,签字太潦草,而且没有授权委托书,一旦发生纠纷诉讼的时候,对方不认账,那个收货的人员不知去向。大家习惯采用传真签合同,根据规定,传真件等同复印件,不能独立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中国人习惯碍于情面,很多人不愿意订立合同书,开始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是虚伪的“假打”,到头来没有合同的约束,大家都不好,所以要先小人后君子,是商道。

“当事人给法官证据,法官给当事人法律”。古代司法制度:原告向衙门控告被告借钱不还,被告不认,挨打板子,但杖刑不过200,超过200板,是人的极限,打了200被告不认,就要打原告,有可能原告诬告。现代司法制度不同,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

相关内容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不履行合同义务需要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不履行合同义务需要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2019-10-11
不履行合同义务需要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11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第11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2019-09-24
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债务人要求提前交货,债权人一定要同意吗?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债务人要求提前交货,债权人一定要同意吗?
2019-09-23
不一定。《合同法》第71条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没法履行债务,债务人应该怎么办?
律师免费咨询,律师在线: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没法履行债务,债务人应该怎么办?
2019-09-20
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没法履行债务,债务人应该怎么办? 《合同法》第70条规定,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第103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齐富路17号华富商务大厦808室

联系电话:18023453779

Mail/邮箱:786327601@qq.com

Copyright ©  广东戴鹏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83488号-1